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給清華大學23位新生的信

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今天(2022430日)卸任,八年任期,貢獻殊偉,建樹無數,特別是為大新竹地區爭取設立第一個醫學系,已於330日揭牌,今天筆試,下週面試,將於520日放榜,8月入學。首屆醫學系共招收23名學士後公費生,包括自然科學組16名及智慧資訊科技組7名。

十天前,清大副校長呂平江教授與醫學科學系張晃猷教授、張壯榮教授,聯袂訪問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15分鐘車程遠,新竹縣竹東鎮上。醫院位於公費醫師分發服務之高度偏遠地區,也是社區醫學課程教學的最佳場所,醫院院長、副院長與四十多名專任醫師,幾乎全為公費養成醫師,正是清華醫學生徵詢解惑的最適對象。

公費醫師服務環境與情況,很多人在意幾個問題,值得討論或釐清,不需一味人云亦云。不同於報考大學部醫學系的高中生,報考學士後醫學系者,皆已成年,獨立自主,更能權衡斟酌。

一、地點交通:在臺灣,偏鄉不等於偏僻,只是離市區較遠,而非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真正的山地與離島地區,目前係由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負責,栽培當地子弟為醫師,服務家鄉。衛生福利部公費醫師服務地點,則以偏鄉醫院為主。醫院營運要有經濟規模,不會蓋在偏僻角落,往往是在區域交通樞紐處。臺灣地狹人稠,交通路網建設已然完備,偏鄉醫院至鄰近都會,距離不是問題,瓶頸反在市區內嚴重塞車。以新竹東西向快速公路臺68線為例,全長23公里,東起北榮新竹分院側門,20分鐘即到達西端南寮台灣海峽邊。高速鐵路造成空間革命,也讓臺灣西部走廊形成一日生活圈。

二、收入水平:醫院不是教堂聖殿,不可能全然訴求犧牲奉獻。政府也知,拴得住人,留不住心。相同工作內容強度,偏鄉醫院還有加給,報酬不會低於都會。事實上,臺灣近二十年薪資停滯,醫界亦不例外,不少開業診所苦不堪言,醫師高薪風光的年代,早已不復存在。

三、科別選擇:現階段公費醫師專科訓練是以內外婦兒急五大科為主,另得依偏鄉醫療實際需求彈性調整。醫學系畢業生選擇科別,也趕流行,易受當下環境影響,無關興趣初衷。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目前人才羅致困難的五大科,想當年可是資優生首選,搶破頭,隨著近年薪資待遇調整與成就感,現在又有回溫情形。此外,醫學持續進步,一方面高度次專科化,另方面科際界線更加模糊,不少疾病處置,端視醫師個人能力,而非繫於科別,五大科正是臨床醫學的基礎,更有發展潛力。

四、儀器設施:醫院建設投資,當然也重視成本效益分析,主要考量無非有無醫師會用、有無病人需要,更重要的是臺灣整體經濟水平與國家財政狀況。以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的榮民醫院(現在為臺北、臺中、高雄榮民總醫院的分院)為例,早就從以前的療養院,不斷提升照護品質,蛻變為先進的社區醫院,三十年前只有普通X光機,現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儀器,一應俱全,實驗室全自動化檢驗設備,國際ISO認證,病房空間寬敞,院區環境幽雅,較之歐美同等級醫院,毫不遜色。

五、技能維持:臨床醫學需要實際操作學習(做中學)。一般案例,社區所見樣態,未必與醫學中心相同,數量還更勝之。偶見特殊案例,缺乏同儕切磋與支援團隊,只能轉診,長期以往,技能難免生疏。所幸區域內各層級醫院聯盟,相互支援,醫師可跨院看診、執行檢查與開刀,既能連續照護病人,也能精進相關技能。

六、進修機會:以前公費醫師想要出國進修,只能報考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學門都是基礎醫學與公共衛生,名額很少,是很多人心中痛苦怨恨根由。風水輪流轉,現今出國容易,臺灣醫療水平與先進國家差距大幅縮小,國內大學研究所林立,醫師機會成本高,反倒很少人願意出國長期進修。近年國內博士班招生困難,醫學院也不例外,公費醫師可考慮在服務期間攻讀學位。偏鄉醫師平時參加醫學會議,深受通車耗時之苦,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世界,各種會議,線上進行,蔚為風氣,面向國際,無遠弗屆。

七、家庭生活:升學主義影響,年輕父母常煩惱子女教育問題。近年臺灣教育改革,目不暇給。有些公費醫師逆向思考,願意在花東地區服務十年,讓小孩有個快樂健康的童年,國中時再回西部。此外,臺灣人口老化,醫院宅(醫院周遭的住宅)搶手,鄉下醫院宅雖貴,尚可負擔,也有醫師父母搬來鄉下,萬一住院時,自家醫院好照顧。有個真實發生的笑話,北榮總院位在臺北市北投區石牌地段,鄰近天母地區,主任級醫師假日院旁漫步,參觀房屋銷售,接待人員知悉來歷,立刻回答:「您不要看了,您買不起的」,這也是當前大都會醫院留才的困境。

偏鄉好山好水,民風純樸,醫病關係佳。近百年來,工業文明造成世界各國大規模都市化,人口從鄉村流向城市。隨著都會居住環境惡化,交通建設改善,歐美國家陸續發生去都市化(deurbanization),人們從城市遷到鄉村,也可能工作還在城市,居住在鄉村。資訊科技,物流服務,加上疫情,更讓在家上班遠距工作蔚為風氣。臺灣早晚跟進歐美趨勢,城鄉更加平衡。

入學考試設計緣故,醫師都是會念書、喜歡或不排斥念書。法律規定,醫師有親自診察義務。醫學專業高度分工,醫療實務,多數時間,單調重複,醫師工作性質略似技術工人。即使任職於都會區,整日坐鎮診間、病房、開刀房,身體也不自由。相較於絕大多數國家,臺灣偏鄉距離不遠,僅以德國民謠歌名互相期許:Die Gedanken sind frei (思想自由),思考的心靈不會受到時空阻礙。臺灣偏鄉環境,差強人意,對比歐日,尚有改善空間。也希望清華大學的醫學生能有格瓦拉(Che Guevara)的熱情,騎上機車,遊歷全臺偏鄉,將來努力改變社會,造福這片土地。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大麥克的滋味

四月上旬,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又起,一發現個案,週邊擴大採檢,校園比照辦理。有的學校學生人數眾多,接連幾場大規模校園採檢,醫護人力實在吃不消。疫情擴散迅速,新竹縣竹東地區雖屬偏鄉,居民每日頻繁往返新竹市、桃園市、臺北市,警鐘隨之響起。

四月二十三日週六晚上八點,網路即時新聞報導,竹東鎮大同國小確診人數增加,已達全校暫停實體課程標準,暫停十天至五月二日。前一天,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才幫大同國小採檢236人,隱約瞭解事態。果不其然,新竹縣衛生局晚上九點下達指令,高規格應變,隔天星期天全校接受採檢,請北榮新竹分院全力協助。

假日臨時叫人,難度甚高,北榮新竹分院快篩部隊採檢組LINE群組響不停。原本交辦採檢大同國小全校師生1500人,臨時又加碼,鄰近補習班與安親班學生600人。採檢工作慣例由護理部主責,人員、物資、車輛調度與對口聯繫等,張文麗主任忙得昏頭轉向。半夜兩點,LINE又響起,還以為剛發生的地震出事了,原來是張主任貼出團隊任務分配表最終版。報到組:泰德、汶洋、文姬、羽眉;採檢組:怡芬、詩佳、良慧、子芹、靖儒、君竹、筱喬、玲慧、亮潁、明芬、美斌、蕙如;檢體組:惠娟、孟純、佩潔、月美;加上司機與清潔班。上午八點,醫院集合。

大同國小是竹東鎮人數最多的國小,位在老鎮區,道路狹窄,大客車難以進入,只能出動一輛中型巴士與一輛七人座轎車。九點開始,分梯採檢。戶外豔陽高照,溫度達32度,感染管制考量,體育館不能開冷氣,同仁全副武裝,苦不堪言。口罩加面罩,講話困難,聲音沙啞,喉嚨痛。同仁不喝不食,避免更換防護裝備耗時,減少暴露接觸風險。六線同步,希望在中午完成任務。羅賜欽校長前一晚以為需要一整個天,沒想到北榮團隊效率超高,連忙請老師聯絡家長,讓學生提前到校受檢。

上午時分,現場指揮官張文麗主任請示中午用餐事宜。臺灣近年休假制度改革,若非事先約定,週日很難臨時買到大量便當。幸好竹東鎮鄰近新竹工業園區,各種連鎖餐飲一應俱全,幾條街外就有速食店,每人一份大麥克套餐,熱量高,水分足,慰勞辛苦的同仁吧。連同院內檢驗同仁,共需三十五份,有請司機張成文先生取餐。沒料到一波三折,速食店週日生意超好,十二點取餐不可能,一延再延,要到下午兩點才行。劉素惠秘書只好取消訂單,改衝到院內便利超商,瘋狂掃貨,等著團隊歸來時取用。

下午一點多,交通車駛回,同仁全身濕透,令人不捨。大夥知道大麥克沒了,好生失望。只好打圓場,很快就會有機會,剛剛新竹縣衛生局來電,明後天又有任務了。值得安慰的是,LINE裡傳來美語補習班老師留言:「你們工作人員都是天使,像守護天使般守護大家,謝謝你們!」

後記:

標題仿黃春明小說「蘋果的滋味」,只不過在小說結尾,大家都咬到蘋果。當然也可補送大麥克,但是飢渴下的想望與第一口的滿足感,豈是事後飽餐所能比擬。

醫情美意不只皮毛深

兩年前COVID-19爆發後不久,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迅速統計,撰文發表在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Dermatologica Sinica,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刊,SCI雜誌),分析202014月北榮皮膚科門診就診情形,並與20182019年同期比較。新冠肺炎造成整體就診次數減少,還好皮膚癌與感染症就診不受影響。一般推測,帶口罩會造成青春痘惡化、噴消毒劑易致手部濕疹,倒是未見爆量發生。

北榮皮膚部還曾有篇研究論文,分析臺灣皮膚科診所的城鄉分布。臺灣一半的鄉鎮缺婦兒科醫師,大家耳熟能詳,事實上,皮膚科醫師更缺。全臺共444家皮膚科診所,集中在城市,三分之二的二級行政區(市區鎮鄉)沒有皮膚科醫師開業。國民所得增加,民眾更重門面,不少皮膚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醫學美容業務,傳統皮膚診療更缺人力,很多中小型醫院也找不到皮膚科醫師專任。

位處新竹縣竹東鎮的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星期五早上八點不到,皮膚科候診區坐滿病人,等著從臺北來支援看診的戴英修醫師,他也正是上述兩篇論文的作者。戴醫師邊幅不修也英俊,和藹可親,深受病人歡迎,三小時的門診,往往看了五、六十位病人。西諺Beauty is only skin deep(美貌不過皮膚那樣深),意謂只重美貌相當膚淺,勸人不要太注重皮相,諺語還有其他含意,人不可貌相,勸人勿以貌取人。戴醫師個頭不大,輕聲細語,不疾不徐,卻也是不可斗量的傳奇人物。

戴英修醫師是國立陽明大學的公費生,需要在公家醫院工作六年。戴醫師畢業後先到花蓮縣玉里鎮北榮玉里分院服務,四年後取得精神科專科醫師證照。2014年調回臺北市北榮總院,轉換跑道,接受家庭醫學專科訓練,三年期間執筆發表6SCI期刊論文,考取家庭醫學專科醫師證照,也順利取得教育部部定教職,擔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家庭醫學科兼任講師。

20178月,英修醫師如願以償,考上北榮皮膚部,繼續接受皮膚專科訓練。在三年多的訓練裡,戴醫師參與發表至少32SCI期刊論文,執筆了其中20篇,有6篇論文係刊登在全球頂尖的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JAAD])。最近一年,又多了十餘篇論文。輝煌紀錄,放諸四海,應該很難被超越。

去年皮膚科專科醫師考試放榜後,風聲再起,英修醫師可能異動。北榮皮膚部部主任張雲亭教授、科主任吳貞宜教授與陳志強教授,直接或間接,透過不同管道慰留戴醫師,應允晉升主治醫師與出國進修。戴醫師依然按照計畫,揮揮衣袖,與北榮皮膚部學姊一起懸壺濟世,繼續精彩人生。更驚奇的是,藝高人膽大,開幕撞在20215月中,彼時臺灣疫情正嚴重,還逆向超作,診所開在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上,醫學中心旁。業務應是興隆,很快就在找第三位醫師入夥。

每週四下午,戴英修醫師還到北榮總院家庭醫學部,指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區醫學課程的三年級醫學生。開業與教學工作那麼忙,為還每週來偏鄉醫院看診呢?戴醫師看似內向靦腆,溫文儒雅,話匣子一開,學院派作風,學術魂上身,論文寫作般,有條不紊,娓娓道來:

一、親身體會。待過花蓮玉里四年,家庭醫學科訓練時,也曾輪調宜蘭縣鄉下衛生所半年,深知偏鄉醫療缺乏的困境。

二、人情味。竹東病人對醫師很客氣,病人雖不少,看診壓力倒不大,正可調節臺北的步調,放鬆一下平日緊繃的心情。

三、師長身教影響。各地醫院缺皮膚科醫師,北榮張雲亭主任也每週四傍晚飛往金門,在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夜診,住宿一晚,週五上下午再各看一診後飛回。王文正主任(藝人王傳一的父親)退而不休,週一到週六,三天在北榮總院看診,兩天在臺北市立關渡醫院,星期四上午在北榮蘇澳分院,下午則在北榮員山分院。王主任不會開車,單車往返捷運站,利用大眾交通工具,風塵僕僕,服務宜蘭縣偏鄉。

四、竹東不算遠。臺北到新竹,高鐵只需半小時。竹北車站雖距北榮新竹分院15公里,醫院有專車接送,15分鐘可達。從自家診所到北榮總院,也未必較快。醫院很是禮遇支援醫師,高鐵車資,全額買單。如此一來,更不好意思看太少病人,以免醫院虧大本。

五、承諾。北榮新竹分院前院長彭家勛教授是虔誠的基督徒,誠懇邀請。既已答應,自當信守。戴醫師打趣說,現任院長是以前家醫老長官,基督名號就烙印在名字上,這下慘了,更推辭不掉了。

英修醫師也建議醫院更新雷射設備。雷射在皮膚科的臨床用途,除斑、除痣,還可治療慢性皮膚潰瘍傷口、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分節性白斑等,並非醫美用途而已,健保也都有給付。現在北榮新竹分院的皮膚雷射設備,已是古董級了,早逾報廢年限,也無法使用。戴醫師當過皮膚部總醫師,處理過儀器採購行政事務,新型雷射設備所費不貲,肯定過不了成本效益評估關卡。戴醫師自責自己支援時段太少,無法讓設備物盡其用,也抱怨規定嚴苛,偏鄉居民永遠劣勢,只能自求多福。

對於偏鄉醫院而言,醫學系公費生好似候鳥。畢業後先下鄉服務兩年,再回醫學中心接受專科醫師訓練,偏鄉醫院形同新生訓練場所;受完專科醫師訓練後再下鄉,偏鄉醫院宛如開業前暖身牛棚。不過,還是有人留下來繼續服務,或像戴英修醫師,盡完服務義務多年後,兼職方式支援。臺灣歷年來,各類公費養成醫師不計其數,很多人事業有成,功成名就,大家若能莫忘來時路,每人回饋一點點,聚沙成塔,共同維持偏鄉醫院醫療科別量能穩定,將是偏鄉民眾之福。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蘭巴倫遠乎 史懷哲何在

二月底,大學學測寄發成績單,三月底,甄選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告,四月中,上傳第二階段審查資料,考生與家長要開始奔波於途了。西方醫學引進臺灣,超過一百六十年。日本統治臺灣年代,殖民政府壓抑臺人攻讀法政,造就百年來醫學系為莘莘學子最熱門科系。近三十年,醫學系從聯考分發入學,多了各校甄試入學,名額占比逐年增加,例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指考入學的名額已少到聊備一格。大學畢業有志從醫者,今年起又多了機會,國立清華、中興、中山大學新設學士後醫學系,也陸續招生中。

醫學系甄試,考官皆為醫學院教授與醫學中心醫師。面試時,紛紛好奇,臺灣醫療水平果真如此不堪,何以忒多準醫學生的阿公阿嬤病重難治?常讓考官耳朵長繭的習醫動機還包括,從小立志當史懷哲。有些考官會詼諧追問,蘭巴倫在那個國家?現在狀況如何?

蘭巴倫是加彭共和國的中奧果韋省首府,奧果韋河畔熱帶雨林區裡,距赤道僅幾公里,居民兩萬四千人。一九一三年,史懷哲在此建立醫院,服務方圓六百公里的民眾。醫院至今仍在營運,員工兩百五十名左右,一半為醫護人員,每年約有五千名住院病人,一千台手術,一千次接生,兩萬四千次門診診療。加彭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側中部,國土面積近二十七萬平方公里,為臺灣的七倍多大,人口卻不到一百五十萬人。加彭曾被法國殖民一百二十年,與現在的剛果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和查德共和國同歸法屬赤道非洲,一九六十年才獨立。拜近海石油開採之賜,加彭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不差,高於泰國與大西洋彼岸的巴西。

史懷哲三十八歲啟程非洲時,擁有哲學、神學、醫學三種博士學位,已是史特拉斯堡大學神學教授,依然放下一切,攜眷同行。史懷哲曾說過:「每個人生命中都要有自己的蘭巴倫,我生命的關懷在蘭巴倫,而你的蘭巴倫何在?」蘭巴倫在日治時代即舉世聞名,臺灣醫界不少前輩醫師嚮往非洲,如同朝聖麥加。絕多數人無法成行,卻也找到自己的蘭巴倫,被尊稱為「臺灣史懷哲」的陳五福醫師,即是先例。陳五福醫師於宜蘭縣羅東鎮開立眼科診所,讀到史懷哲傳記,深受感動,開始與史懷哲通信,在其鼓勵下,陳醫師創辦提供盲人學習工作技能的技藝所,終身奉獻,慕光盲人重建中心運作至今。

國家衛生研究院梁賡義院長十七年前曾執行一項調查研究,針對台灣地區三百五十九個鄉鎮市區,依據都市化程度,劃分為七個層級。最低層級的偏遠鄉鎮有四十九個,占了三成土地面積,人口只占全臺三十分之一。根據今年初官方統計,臺灣地區有兩萬三千多家醫療機構(醫院與中西牙醫診所),聘有二十七萬多名各類醫事人員,在偏遠鄉鎮裡,僅有五百一十九家醫療機構與三千三百多名醫事人員。還是有不少人默默服務偏鄉,每年醫療奉獻獎也都可見到不少感人事蹟。

新竹縣竹東鎮,連同鄰近偏鄉,屬於衛生福利部認定的醫療服務高度偏遠地區。轄區內的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有五百多名員工,深具愛心者,比比皆是,家庭醫學科張震慶主任即是其中典範。張主任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服務榮民醫療體系三十年,長年深入偏鄉居家訪視,下班後與週末還由夫人充當司機,跋山涉水,到山地部落義診,嘉惠民眾。即使曾任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暨灣橋分院副院長,依然選擇降調轉任,回到故鄉醫院,持續服務偏鄉。除了榮獲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第一屆醫療奉獻獎,張主任也是位被臨床醫療與社區服務耽誤的作家,隨筆記錄多年偏鄉服務歷程,也獲得前年臺灣醫療報導獎優選肯定。

醫學系入學甄試,還有一道考古題:史懷哲是哪一國人?史懷哲生於普法戰爭後,亞爾薩斯已割讓給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史懷哲曾負笈法國巴黎,師事名師,學習大風琴,成為知名巴哈音樂演奏家,也寫過法文專業書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還是被法國當成敵國軍民,全家在非洲遭到軟禁。戰後亞爾薩斯-洛林地區還給法國,史懷哲變成法國人,不過常自稱亞爾薩斯人或世界公民。如果讀過史懷哲的名著「敬畏生命Ehrfurcht vor dem Leben(臺灣普遍譯為尊重生命)」德文原版,行文流暢,遣辭優雅,令人讚嘆,當可知其文化認同。史懷哲應該終究自認為非洲人,自己、太太與女兒都葬於蘭巴倫,埋骨之處即是家。

幾百年來,臺灣第一代新住民,唐山渡臺,總想落葉歸根,縱使不能,也要拼命積攢,買一口福州杉,魂歸故土。後代子孫則生於斯,長於斯,融合於在地。越戰時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五年),美國國內醫師荒,大開國門,廣納各國醫師。據說當時臺灣醫學系一半的畢業生,遠颺美國,終老他鄉。不過,還是有人願意歸國,奉獻家鄉。田橫之島,心之所繫,蘭巴倫所在。


參閱:
2022-04-18 聯合報
蘭巴倫遠乎 史懷哲何在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246468)
(Accessed on 18 Apr 2022)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關關難過關關過 週末總動員

四月八日星期五,才剛忙完新竹縣竹北市興隆國小一千五百三十名學童新冠肺炎採檢工作。隔天星期六中午,新竹縣衛生局殷東成局長親自來電請託。前一天新竹市光復高中停課,家住新竹縣峨眉鄉的學生,一百三十名左右,可否就近到竹東鎮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接受採檢?事關公共衛生重大事件,趕緊召集同仁,加開採檢站,從當天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

星期天下午,又追加一節採檢。都還沒開始工作,衛生局電話又來。隔天星期一上午,新竹縣湖口鄉新湖國小有任務,採檢兩千四百名國小與幼兒園師生。北榮新竹分院多個LINE群組立刻叮噹響個不停,護理部張文麗主任與秘書室蕭正文主任坐鎮院內,電話聯絡,線上指揮,直至深夜。

過去幾年,北榮新竹分院在前院長彭家勛教授領導下,業績突飛猛進,已達高峰。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囿於公家編制,沒有閒置人力可供調度。近三年,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與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紛紛成立於竹北市,大舉擴張,磁吸醫護人員,北榮新竹分院位處偏鄉,人力更加捉襟見肘。

北榮新竹分院的快篩部隊採檢組LINE群組有六十五位成員,採自願方式參加採檢。時間急迫,無人可設計Google表單供大家填寫,而是用線上接龍方式進行,一個接一個,在LINE上既有的名單後方,加上自己的名字。參加者多是大小夜班護理師,已連三天採檢,能再參加的人有限,張文麗主任只好請出洪月美副主任與病房護理長幫忙。幾個鐘頭後,名單出爐:亮穎、筱喬、君竹、涴伶、育瑤、月美、淑玲、美斌、意文、蕙如、筱蘋、淨惠、子芹、宜蓁、語珍、怡靜、玲慧、泰德、汶洋。

還需至少三名醫師。週末過後,週一是醫院最忙的時候,門診、檢查、開刀,少人有空。全能的家庭醫學科?兩位主治醫師門診滿檔。有人建議乾脆請院長代為看診,讓主治醫師前往採檢。最後,總算家庭醫學科張震慶主任、小兒科郭秉洋醫師與心臟科陳威仲醫師,跨刀相助。

蕭正文主任負責庶務,先要解決交通運輸問題。還好兩年多前,謝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移撥一輛大客車,載卡多,疫情期間充分派上用場。也幸好醫院過去招募司機時,皆要求要有大客車執照,五位駕駛都能隨時上陣。新湖國小在小街道裡,同仁特地親自走一趟,瞭解行車與停車細節。還需另一位司機,開小轎車,分批送回檢體。

工作防護服一定要準備。碳粉匣、貼紙等耗材也要補齊,星期天何處採購?還好鄉下店家往往住商一體,敲敲門,老闆多半在家。管理秩序用的大聲公,就有勞國小校方了。檢驗試管與試劑也要緊急調度,居家隔離者的檢體還需用分開的冰桶。病理檢驗科楊婉華主任戲稱害了大家,若非北榮新竹分院PCR檢測量能太高,同仁也不會這麼忙了。真的很辛苦,需要求助外援嗎?竹東鎮民九成為客家人,北榮新竹分院同仁若非在地人,多少也感染了客家硬頸精神,不到最後關頭,仍然咬緊牙關自己來。

星期一上午八點三十分,一行二十五人準時出發。九點十分,新湖國小體育館,正式工作,資訊室吳汶洋組長也在現場,確保一卡通系統運作順暢。北榮團隊效率超高,四小時內採檢兩千一百七十份檢體,在場老師嘖嘖稱奇。北榮新竹分院在新竹縣東方山邊,湖口鄉近海,相距三十多公里。天外奇兵,救困扶危,李孟印校長道謝連連。不過,校長還是頻頻詢問何時可知檢測結果,事涉隔天停課與否。得知不眠不休一天只能處理三千份檢體,便不好追問了。

下午一點半,體育館裡的張文麗主任,聲音沙啞,褪下防護衣,紫色制服全身溼透,滿臉倦容,想必前晚沒睡多久。邀請是否先坐公務車回院開院務會議?張主任立即懇辭,要與整隊同仁同進同出。若是再有大場次行動,兵疲馬困,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此時此刻,疫情方殷,誠心祝禱,天佑臺灣。

後記:

星期一中午還在新湖國小時,衛生局又來電,請晚上加開採檢站。檢驗科今夜難眠了。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擴散榮總成功典範 守護臺灣醫療價值

晚上九點,一通電話,一聲拜託。這麼晚了,新竹縣衛生局的同仁還在忙。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陳炫達代理院長豎耳一聽,一口答應。今(111)年4月初,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又起,各級政府嚴陣以待,一有個案,周遭擴大採檢,一個不漏,校園比照辦理。竹北市興隆國小有一名學生確診,全校預防性停課一天,師生全員到校篩檢。量太大了,時間又趕,只能求助十五公里外竹東鎮上的北榮新竹分院。

緊急機制立即啟動,北榮新竹分院護理部張文麗主任在LINE群組一貼文,響應熱烈,大小夜班的護理師願意在下班後與上班前,自願支援,盛情感人。隔日(四月八日)上午十點,二十多位護理師、內兒科醫師、資訊工程師與行政同仁,裝備齊全,搭乘醫院大型巴士,浩蕩出發。

近二十年,臺灣少子化嚴重,例如臺北市萬華區的老松國民小學,全校學生數曾達一萬一千人,創全球紀錄,如今不到五百人。竹北市迥然不同,新竹縣最大行政區,拜新竹科學園區之賜,欣欣向榮,是全臺灣人口密度最高、人口第二多(僅次於彰化市)的縣轄市。興隆國小有六十八個班級,兩千名學生,還附設四班幼兒園。針對學童的大規模採檢,過去罕見,新竹縣也是頭一遭,挑戰不小,多虧了北榮新竹分院兒科郭秉洋醫師的行前教育與在旁指導。

北榮團隊一進到國小體育館,二十分鐘布置完畢,立即開始作業,六線同步進行。校園裡,以班級為單位,班導帶領,魚貫入場。老師好奇詢問,為何無需事先造冊?北榮新竹分院資訊工程師開發有一卡通系統,健保卡一插入讀卡機,個人資料即讀入筆記型電腦,同時列印出兩份條碼貼紙,供試管與查核用,無需紙筆填寫,也少接觸風險,省時又省事。縱使沒帶健保卡,也可用手機掃瞄資訊室設計的QR碼,連至網路表單,線上填寫資料,傳輸至現場電腦系統,完全無紙化。

北榮新竹分院同仁士氣高昂,戒慎而不恐懼。在現場指揮官護理部洪月美副主任領導下,各就定位,全副武裝,只露出護目鏡後的眼睛。裹住身體,裹不住創意。白色防護服上,口號標語,卡通塗鴉,不一而足。背後寫著加油,是給同仁打氣,胸前寫著「叫我第一名、棒棒棒」,還加註注音符號,則是鼓勵安撫小朋友。興隆國小教育相當成功,學童很守規矩,也很勇敢。棉籤深入鼻孔,並不舒服,堪比打針。還好只有零星哭泣,未有集體恐慌。三個小時內,一千五百三十人採檢,圓滿完成。

一棒接一棒,檢驗有得忙了。檢體試管,分批陸續專車運回。北榮新竹分院病理檢驗科有十六位同仁,週五下午病人檢驗量較少,大家一起幫忙處理前置作業。真正重頭戲核酸檢測(PCR)檢測,需在院內負壓實驗室進行,主任楊婉華博士親自上陣,與三位同仁,守著兩部機器。週五晚上,驅車行經竹東鎮區,從霓虹燈的數量,便知這裡是鄉下,倒是北榮新竹分院門診大樓裡,燈火通明。夜診候診區裡,病人稀落,檢驗櫃臺偶有抽血檢查,實驗室裡,則與時間賽跑。半夜一點十一分,楊主任傳來簡訊,檢驗任務完成,PCR結果皆為陰性,家長老師可以放心了。還要上傳資料至衛生局,撰寫工作記錄,楊主任徹夜難眠了。

雖處偏鄉,北榮新竹分院檢驗科可是大有來頭,絕對讓人一新耳目。民國九十九年便通過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證,所有檢驗皆依循國際規範的標準化作業程序,精準執行。持續引進智能型自動化檢體分揀系統、生化免疫複合分析儀、智能連線型血糖機資訊管理系統、智能訂單系統、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等,打造AI智能化醫事檢驗環境,提升檢驗流程和報告時效。偏鄉生活步調緩慢,北榮新竹分院檢驗時效卻不輸總院,平日門診病人的血液生化檢查,醫師四十分鐘便可看到報告。

北榮新竹分院檢驗科近兩年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建置「P2負壓分子生物實驗室」,以偏鄉地區醫院加入首批國家檢驗隊,PCR檢驗量能每日可達三千件,因而榮獲2020年度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殊榮。靈魂人物楊婉華主任,擁有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資格,曾擔任桃園市醫事檢驗師公會理事長六年。楊主任自稱過動兒,家住桃園市中壢區,原服務於龍潭區國軍桃園總醫院,轉任更遠的北榮新竹分院,戲稱軍榮一家親,發願打造理想的檢驗單位,造福偏鄉民眾。

成功並非偶然。首先要感謝北榮總院。去年六月初,京元電子苗栗竹南廠大規模群聚感染事件,行政院指派北榮進駐,由陳威明院長(時任副院長)領軍,進行當時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採檢與PCR檢測。北榮新竹分院也派員參加,觀摩學習。之後的日子裡,北榮新竹分院一次次出任務,因地制宜,開發智慧系統,精進工作流程,減少人力負荷,提升服務效能,總院各個部門也不時指導支援。北榮新竹分院全體同仁始終秉持理念,一以貫之,也印在帶至興隆國小體育館的旗幟上:「社區醫院的貼心服務、醫學中心的專業品質」。壯哉斯言。

後記:

四月八日,上午九點,布達典禮,正式上任。一小時後,即出任務,震撼教育,不得歇息。有賴同仁,訓練有素,各就崗位,功德圓滿。未來日子,一起努力,同甘共苦,與有榮焉。

2022年4月4日 星期一

座落於全世界高科技重鎮的偏鄉醫院

臺灣多颱,多虧中央山脈屏障,保護人口密集的西部地區。近幾十年,臺灣經濟的護國神山,則指新竹科學園區與周邊,聚集一家家世界級高科技公司。如同絕大多數竹科人,陳先生大學畢業後,隻身來到新竹,胼手胝足,建立不小的企業,一晃三十年。不能隨侍父母,總是心中有憾。最害怕接到的電話,終究到來,七十五歲的媽媽倒下了,出血性腦中風,住進台北市內湖區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昏迷指數六分(最差者三分、最佳者十五分)。

一個月過去,病情未見起色,礙於健保規定,院方開始與家屬討論出院事宜。回家照護幾無可能,只能另謀他院。網路搜尋,親朋介紹,臺北市立關渡醫院以慢性病診療為主,有慢性病床與護理之家,捷運可達,神經內科多位院長、教授級名醫看診,似乎是最佳選擇。線上掛號,拷貝病歷,儘速前往。

診間外門庭若市,號碼一百多號,陳先生心急如焚。若是每位病人三分鐘,也要到下午才見得到醫師,會有時間聽解釋嗎?候診區老病號阿姨熱心開釋,關渡醫院護理之家非常搶手,登記排隊要等上好幾年,媽媽有氣管內插管,不妨先請教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

改衝至同在北投區的北榮。吳承學醫師很親切,答應盡量幫忙,床位吃緊,請耐心等候。北榮拆掉一棟病房大樓,新大樓要到一一一年四月落成啟用,加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騰出兩百多張病床待命,造成一般病房佔床率飆新高,一位難求。吳醫師也暗示媽媽的病情不樂觀。陳先生商場打滾多年,豈不知言外之意,萬般無奈,只能暫且如此。

落寞中開車回新竹。平時都走國道一號,這次改走省道臺三線,遠一點,慢一點,好讓心情沉澱。駛入竹東鎮,突然看見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的招牌,趕緊左轉進醫院。打聽一下,護理之家剛好剩下最後一張病床。立即預定,媽媽幾天後便轉送過來了。

媽媽雖不需呼吸器,自主呼吸還是有困難。在臺北時,醫師便建議氣管切開術,方便照顧與餵食。奈何媽媽簽署過預立醫療決定,也曾明確表達不接受氣切,以保持身體完整,子女不敢違逆。雖是在護理之家,北榮新竹分院工作同仁毫不馬虎,仍比照全民健保急性後期醫療整合照護(Post-Acute CarePAC)的作法,積極幫媽媽復健。奇蹟發生了,插管拔除,進食進步,氣色變好,意識改善,媽媽不再像是陌生人了。幸好那天冥冥之中走臺三線,也感謝從未注意到的醫院裡默默服務的天使。

竹東鎮是個神奇的所在,人口近十萬,是新竹縣人口僅次於竹北市的第二大行政區,也是全臺灣人口僅次於草屯鎮的第二大鎮。鎮區沿著頭前溪,東西近二十公里。工業技術研究院,台灣高科技業的搖籃,就位於竹東鎮西側,緊鄰新竹市。北榮新竹分院則在竹東鎮東側,緊鄰山地鄉。

政府將臺灣本島分為四十九個次醫療區域,其中八個歸類為高度偏遠地區,東縣有三個,花蓮縣與屏東縣各兩個,剩下一個即是竹東。竹東次醫療區域,除竹東鎮外,還包括寶山、北埔、峨眉、芎林、橫山、關西、尖石、五峰鄉,後三者屬於原住民族地區。每萬人口的醫師數,竹東還輸屏東縣枋寮與恆春,甚至不到臺東縣玉里的一半。如果考慮到青壯流失的人口結構,竹東情形更加嚴峻。

北榮新竹分院也是間神奇的醫院,共有八百五十八張病床,歷史比北榮總院還久,前身為陸軍第一醫療大隊、竹東榮民療養所與竹東榮民醫院,一〇二年起改隸北榮。臺灣早年衛生與營養普遍不佳,軍人多因肺結核提前退伍,因此榮民醫院設在偏遠山區,性質為療養院。隨著社會變遷,榮民醫院肩負社區醫院任務,也服務一般民眾。今天的北榮新竹分院,是榮民、原民、全民醫院,不僅提供急性、慢性與長期照護,也是臺三線的急救責任醫院與急診照護中心,好似古代邊疆的堡壘,守護當地居民與往來商旅。任務艱鉅,責無旁貸,勇於承擔,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