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很敢管人的感管人員

午夜時分,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因應疫情LINE群組還很熱絡,急診室值班主治醫師詢問新冠病毒病人處置細節,感染科曾菁煜主任與感染控制室楊道珍、陳麗婷護理師、楊婉如醫檢師接連解惑,順利協助醫院運作。

今(2022)年七月下旬,日本朝日電視台推出一部連續劇「NICE FLIGHT!」(或譯為:卓越航空),台灣網路串流影音服務平台亦有播放。有別於以往主角為豪氣干雲的飛行員或光鮮亮麗的空服員,這部劇聚焦於常被忽視的幕後英雄-地面的飛航管制員。近兩年多來,新冠病毒疫情裡,醫護人員投入第一線的戰鬥,不論是門診急診社區的採檢與苗注射,或是專責病房的病人照顧,都是媒體報導的焦點,醫院裡也有一群常被忽視的靈魂人物-感染管制師。

沒有飛航管制,飛機仍可以飛行,但有了飛航管制,較能有效確保飛行安全。相同地,感染管制的存在,是為了預防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飛航管制員利用目視、雷達及其他輔助性自動化資訊裝備,透過無線電通信,指揮、支配飛機航行有序迅速安全。感染管制師除了現場檢視,也是大量運用數據監控。

衛生主管單位要求,醫院需設置感染管制委員會,每兩百五十床位配置一名專任感染管制護理師。不同於飛航管制員的獨立訓練,感染管制師需先具備護理師或醫檢師資格,至少兩年臨床經歷,加上三個月感管實務訓練,才能參加感染管制師甄審,取得證照。實際上,感染管制師往往都在有資深的臨床經驗後,奉派參加訓練,較能熟悉實務現況,協調處置。

感染管制師常戲稱自己為感控師,發音近似閩南語的艱苦死,用以形容工作難度。感管事務包括:監測,調查,通報,統計,政策制定,環衛計畫,教育輔導,資訊提供等,還有員工健檢及針扎意外的追蹤。疫情期間,工作倍增。

感染管制師常需具備的特質有:沉著冷靜、靈活思考、積極負責、危機處理、擇善固執、善於溝通。雖然不直接面對病人與家屬,面對各科室病房裡學有專精的同仁,更是要態度溫和,但立場堅定,勇於指正,就事論事,不怕得罪人。

疫情期間,每天下午兩點整,守在電視機前,已是很多人的習慣。相關規定變動頻繁,醫護人員也很難全盤掌握,多虧有感染管制師當後援。諮詢幾乎佔掉一半工作時間,除了疫情資訊,還包括疑似或確診病人的床位安排與入院動線管制規劃。

今年四、五月,北榮新竹分院協助新竹縣政府各地社區採檢,每天確診人數動輒三、四百名,皆需二十四小時內完成通報。很多民眾所留資料有誤,感染管制師與醫務企管室同仁核實資料,往往忙至深夜。一絲不苟,只希望減少後續社區追蹤人員的辛勞。

資深的楊道珍感染管制護理師,任職北榮新竹分院超過三十年,歷經SARS、MERS與COVID,覺得醫院感染管制運作上軌道,大家不至於手忙腳亂。楊護理師苦口婆心,再三強調,感染管制需要全體同仁團隊合作,切莫心存僥倖、大而化之,方能防患未然,保護病人,保護自己,保護社區。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肝好心更好

在臺灣全民健保總額制度的控管下,醫療機構經費有限。畢竟是救人的事業,病人與社會各界常有回饋之舉,期能將愛心傳遞給需要之人。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舊名竹東榮民醫院)地處偏鄉,規模與知名度不大,平時少有捐贈,雖有臺北榮總之名,每年收受捐贈總額,與臺北石牌總院相比,天壤之別。

今(2022)年四月中旬,新冠病毒新一波疫情方興未艾,北榮新竹分院持續在每週院部會議前,加開全院性防疫會議,時間長達一小時。會議當天中午,社會工作室周慰宗主任傳來卷宗,四頁電腦打字黑白列印的備忘參考資料,擬於會議開始時,穿插一場捐贈活動。剛看到簽呈上標題有「臺灣彩色人生肝友協會」名稱,心中狐疑。只知道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常辦活動,接受各界捐款,較少聽過捐贈給醫療院所。「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會是保肝丸的相關團體嗎?

肝友協會一行六人(廖大權理事長、卓孟姍秘書長、黃國清、李秀英、朱家麟、曹永健理事),都很客氣,知道醫院正忙,只邀約十五分鐘,活動前先在院長室晤談。純樸的衣飾,道地的臺語,誠懇的談吐,清楚解釋來歷。協會本質為病友會,原名為「林口長庚彩色人生聯誼會」,由黃清雲先生於1998年創辦,召集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接受肝臟移植的病友,相互支持關懷。2011年,向內政部申請登記立案為全國性人民團體,更改為現在名稱。目前會員四百人,主要居住在雙北與桃竹苗地區。

言談間,只見貴賓一致稱許李醫師(李威震醫師),崇敬感恩態度宛如尊奉教派宗師。請恕孤陋寡聞,隔行如隔山,提起長庚醫院與肝臟移植,較熟悉陳肇隆教授(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前院長)。當場與事後了解李醫師事蹟,真的也是威震八方,令人佩服。李醫師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一般外科系主任與外科部主任,擔任過臺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目前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醫師1996年到世界最大的肝臟移植聖地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進修,兩年後返國開始執行肝臟移植手術,帶領團隊,屢創紀錄:2003年完成國內第一例將一名腦死器捐者的肝臟分割移植至兩名成年人,2006年國內第一例不同血型者活體肝臟移植,2018年國內第一例也是全球第三例懷孕期間肝臟移植且術後順利生產。李醫師還建立一套估算肝臟切除體積的公式,使用超音波計算肝臟分支血管的截面積,藉以推算血流量與肝臟各區體積,利於分配肝臟,幫助更多病人,李氏公式可將舊有三十分鐘的估算時間縮短為三十秒。

據聞李醫師為人低調,敦默寡言。病人重生,感激涕零,餽贈紅包,皆遭婉拒。病人想贊助李醫師與醫療團隊出國開會進修費用,長庚已有預算;想資助李醫師醫學研究經費,長庚經費充足,員工若獲國科會研究計畫,長庚甚至錦上添花、加碼挹注;想捐助其他弱勢病人,長庚社會服務處設有基金,自醫務收入結餘中,按月提撥一定比例的款項,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濟助病患就醫。最後在李醫師的建議下,成立協會,服務病友,救助貧困,不限長庚醫院,不限肝臟疾病。協會也請李醫師擔任名譽理事長。協會並不闊綽,涓滴成流,每年一百二十萬元左右預算,悉數以現金或物資方式捐出。

北榮新竹分院與林口長庚醫院不在同一縣市,淵源不深,肝友協會如何找上門?原來四年前,協會曾有一波愛心捐贈給各醫院,北榮新竹分院也獲得了十五張輪椅與六張便盆椅,卓孟姍秘書長因而來到新竹縣竹東鎮,認識北榮新竹分院,瞭解偏鄉醫院的角色與民眾的需要。今年協會企劃新一波實物捐贈時,立即想到北榮新竹分院。

這次肝友協會捐贈給北榮新竹分院一套全新的無線手持式超音波影像掃描系統,市價三十萬元。即時超音波(POCUS:Point-Of-Care UltraSound)檢查近年非常熱門,逐漸被推廣運用在門診、急診、住院甚至居家的病人身上。以前超音波儀器笨重,病人往往要另行安排時間至檢查單位處置。隨著電子儀器越來越輕巧,超音波將是新世代醫師的另類聽診器,也是醫師居家訪視時最佳利器,隨身攜帶,隨時操作,診斷更加迅速確實。這麼好的儀器,醫院怎麼沒有呢?目前全球手持式超音波影像掃描儀的生產製造,百花齊放,競爭激烈,功能價格變化快速,公家醫院採購有一定的預算編列執行時程,往往再三觀望,期能節省公帑,卻也更新落後。

真心感謝李威震醫師,高超醫術拯救不少病人,無私善心感動很多病家,進而幫助更多的人。希望在偏鄉社區角落,未來因為手持式超音波影像掃描儀而能早期診斷早期救治的病人,一定要記得李醫師與他的病人,移有足無,功同再造。

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

醫院裡的怪奇屋

臺灣建築樣態相當多元,四處可見閩南、日本、西洋、中國古典與現代各種風格的建築物。建築外壁的顏色則相對保守,特別是醫療建築,大多數為磚紅、土黃、淡綠、水泥灰色等素色系,鮮少鮮豔色彩。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占地六公頃,有六十七年歷史,目前院內建築物都建於三十年前左右,前排相連的第一醫療大樓與急重症大樓,面寬長達一百五十公尺,煞是壯觀,整體建築線條簡潔,稜角分明,米白色外牆瓷磚,典型當代公家建築模樣。三年多前,在兩棟大樓連通道前方,加蓋了一間醒目小屋,顛覆眾人的視覺印象( https://m.facebook.com/VHCT01 )。

新房屋有兩層,長十四公尺、寬十三公尺,上下樓地板面積近一百一十坪。屋頂與側牆的銜接並非直角,而是弧形,一樓正門、側門與二樓側窗也是弧形,二樓正面有四個圓形大窗戶,長方形只出現在二樓正面上方的氣窗,好似方形濃眉搭配四隻大眼睛。房屋色彩更是亮麗搶眼,正面外牆與側門門框為黃色,屋頂、側面外牆與正門門框則為藍色。黃藍相間的圖像,大家應不陌生,最有名者為宜家家居(IKEA)。北榮新竹分院的奇幻小屋,造型與色彩倒是讓人聯想近年3D電腦動畫電影裡的小小兵(Minions),黃色為小小兵黃(Minion Yellow,十六進位網頁色碼#F4DD4B),藍色為托利藍(Tory Blue,色碼#115695),只是連身牛仔衣褲變成帶帽披肩斗篷。

新房屋的官方正式名稱為複合式商場。最近幾年,機關成立的員工消費合作社在多方因素(外界競爭、合作社法、營業稅法、行政法規等)影響下,大多難以為繼,販售業務改採委外經營,北榮新竹分院亦不例外,因而籌建商場,虛位以待,期能維持病家與員工的生活品質。那知連鎖式便利商店集團自有盤算,招標差點開天窗。臺灣便利商店有一萬多家,將近每兩千人口有一家,密度居世界第二,高於日本,僅次於韓國。北榮新竹分院員工七百多人,每日住院病人八百多人,每日門急診病人逾千人,加上陪病探病者,人數不算少,醫院對面與側面也有三家醫療用品連鎖店(杏一、富士康、維康),院內商場按理不應這麼不受青睞,可能院外租賃條件優於院內等緣故。偏鄉醫院居,大不易。

總算,2019324日便利商店在商場一樓開幕。考慮偏鄉環境與住民作息,營業時間僅從早上7點至晚上11點,店內布置整潔,各類冷熱飲料與速食便當充足供應,各項代繳服務與影印傳真皆有提供。也謝謝店家配合,並不販售菸酒。北榮新竹分院員工來自全國各地,不少人住在院區宿舍,雖有員工餐廳,並非全日供餐,有了便利商店,多了選擇與用餐時間彈性。現在流行網購,拉近城鄉差距,有了便利商店,取貨更加便利。商場兩側各為門診與急診,過往看診與陪診等候時分,百無聊賴,有了便利商店,紓解不少焦躁不安。

怪屋要有奇人坐鎮。便利商店負責人李慧芳老師也是傳奇人物,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教育研究所碩士,曾任教新竹縣竹北市鳳岡國中、高雄市梓官區梓官國中、元培醫事科技大學、中華科技大學,開過補習班,也做過房地產仲介,生活歷練多采多姿。或許是眷村子女,對於榮民醫院有份特殊情感,因緣際會,年過半百,依然起心動念,扛下經營工作。店小事多,遠超想像。先要接受集團受訓,層層考核,通過認證。實際營運後,進貨庫存、人員管理,瑣瑣碎碎,都需親身張羅,著實挑戰。在醫院裡開店,常見傷感狀況,曾經有病人在店內失禁,滿地汙穢,李老師當場發火,事後深深自責,感觸良多。怎麼排解調適情緒?就讓更多的工作將時間填滿,李老師還開設英文家教班,招募醫院員工與眷屬,提升語言能力,應付各級考試。

兩年多來,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醫院裡的商店更是受創嚴重。看診病人減少,探病訪客消失,慕名來店拍照打卡者也不見蹤影。感染管控的動線管制,進出商場不便,營運雪上加霜。北榮新竹分院住院部門一半為長照病床,病人屬於高風險者,感控措施更加嚴格,店家苦不堪言。更有甚者,疫情造就網路餐飲外送服務平台興起,大幅改變眾人的飲食習慣,也影響了便利商店營收。計畫趕不上變化,商場二樓空間寬敞視野佳,醫院前方無高樓,可遠眺芎林鄉的飛鳳山丘陵區,原本要當成咖啡廳兼供應簡餐,疫情影響,出租不易,暫時成為醫院的第六會議室,多數時間空置,殊為可惜。誠心祝禱,疫情退散,否極泰來,便利眾生,全家安康。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我想回家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是家老醫院,很多「老」病人,不僅長時間常來就診,年紀也較長。十多年前曾有統計,臺北榮總總院住院病人平均年齡比臺大醫院大十歲,後者又再比長庚醫院大上五至十歲。屬性緣故,榮總分院有慢性與長照安養病床,病人普遍年齡當然比總院還要大。特別是當年渡海來臺的單身榮民,雖然日漸凋零,政府並未遺忘他們,高齡照護始終是榮總分院業務重點。老榮民不僅病況多,說話南腔北調,年輕的醫護人員往往需要時間適應、推敲、學習。

九十多歲的陳伯伯,多重慢性疾病,多次進出病房,一次比一次虛弱,每次住院都怕撐不過去。對於末期病人,護理師總會試探心願,大家儘量幫忙完成。「我想回家」,微弱聲音從陳伯伯口中而出。這可難辦,故鄉在安徽省鄉下,這個年齡那個時代,很多人是志願或被動從軍,跟著軍隊,一路來到臺灣。1987年底,開放兩岸探親,往後也允許榮民定居對岸,多數單身榮民還是選擇繼續留在臺灣。進一步細問,原來陳伯伯魂牽夢縈的家是新竹榮家。

新竹榮譽國民之家1953年成立於新竹市郊區客雅山麓,是臺灣最早設置四個榮家之一。佔地三公頃多,高處視野寬闊,眺望台灣海峽與新竹平原。新竹榮家有三棟大樓(嵩德、嵩瑞、嵩陽),設施新穎,空間寬敞,採光通風良好,內部與週邊生活機能俱佳。新竹榮家共有574張床位,含一般安養374床、失能養護200床。一般安養係服務身心狀況正常、能自行料理生活起居、不需他人照顧者,失能養護床則服務生活需他人照顧、但無住院醫療需要者。榮家原先只安置大陸來臺老弱傷殘退除役官兵,後來擴大範圍,凡年滿61歲無謀生能力或義務役傷殘者,均在收容之列。2017年起,配合政府資源共享政策,也開放部分床位給65歲以上一般民眾。目前新竹榮家住民裡,有9位百歲人瑞,也有24對夫妻檔。

新竹榮家與北榮新竹分院,相距23公里,關係密切,兩個機構例行每季舉行業務聯繫會報。每週二、五上午,新竹分院會派大客車至榮家,接送住民來醫院看診。榮家也有保健組,聘任的羅偉誠醫師,即是由新竹分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轉任。每週二、三上午,新竹分院精神科李征與黃式州醫師駐診榮家醫務室。榮家住民有住院需要時,急症會就近送至新竹市內醫院,否則當然優先選擇新竹縣竹東鎮上的新竹分院。這兩年多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新竹分院亦協助榮家規劃防疫事宜與支援防疫物資。今年社區感染嚴重,新竹榮家採分棟分層嚴格隔離感控,化險為夷。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有五大工作項目(就業、就學、就醫、就養、一般服務),隨著時代變遷,就養重要性增加,負責主管都是一時之選。以新竹榮家為例,副主任劉慶元博士,即是去(2021)年由國防部整合評估司少將處長轉任。陳桂美主任是新竹榮家第29任主任,不但是榮家首位女性首長,也非軍職體系出身。陳主任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與醫務管理研究所,先在北榮總院擔任護理師,轉任行政工作後,歷任退輔會就醫保健處技正、科長、專門委員與苗栗縣榮民服務處處長,學經歷完整。陳主任蕙質蘭心,率領團隊,致力營造溫馨環境,新竹榮家接連兩年先後獲得政府服務獎與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榮耀,堪稱全國高齡照顧典範機構。

近幾十年,世界先進國家的老人照護政策大多強調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利用在地的資源提供服務,讓長者在原有生活環境中自然老化,維持獨立尊嚴,以避免機構式照護(去機構化 deinstitutionalization)。政策立意良善,面對各種現實情況,難免略顯陳義過高。新竹榮家努力成為住民心的歸屬,讓機構變成家,難能可貴。陳伯伯最後出院,選擇在新竹榮家接受居家安寧服務,新竹榮家還布置場地,為陳伯伯辦理生前告別會,與親友、工作人員道別,讓生命圓滿,不留遺憾,榮歸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