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一本陌生期刊的來信

去(2022)年底倒數第二天,三天元旦連假的前一天,一大早進了辦公室,開啟電腦,打開電子信箱,看了一眼,一長串未讀的信件,大多是垃圾郵件,每天都會收上幾十封。自從論文被PubMed、Web of Science等國際學術資料庫收錄後,二十多年來,各式各樣郵件沒日沒夜轟炸,邀請投稿學術期刊、參加國際會議、擔任編輯委員、購買科研設備等,不一而足。醫院郵件主機通常會攔截垃圾郵件,奈何野草豈容燒盡。刪信變成食指運動,伴隨一絲虛榮,何德何能,受到全球忒多學術團體青睞、每天問候。

垃圾信件持續進化,有的標題會寫「關於您的投稿論文」、「恭喜您的論文已被接受發表」,模仿正派雜誌信件寫法以吸睛,誘使收件者點擊閱讀內容。垃圾信件撒網捕魚,不想研究者會變老,遠離學術久矣。在醫學中心裡,尋常醫療之外,學術掛帥,要拼論文發表與教職升等,評比部科裡有多少位教育部審定的教職、多少位正教授、每年產出多少篇SCI期刊論文。去年4月從臺北榮民總醫院總院調任新竹分院(在新竹縣竹東鎮),偏鄉社區醫院主要拼生存,胡椒鹽(服務教學研究)裡,醫療服務第一,攸關醫院命脈,教學勉力為之,期待新血留任,研究聊備一格,畢竟資源有限,學術論文發表,更是不敢奢求,只是隨緣而已,多寫衛教文章,幫忙醫院宣傳,可能更切實際。

有一封信的標題「Your Submission JGIM-D-22-01849 - [EMID: b0ce06d8dd8bdce2]」,與眾不同,引起興趣。JGIM是寄件人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的縮寫,有點陌生。好奇點開信件,係寄給通訊作者,告知論文已被接受發表,冗長內容詳列後續處理細節。論文題目The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 upcoming new wave?(COVID-19大流行對科學研究的影響:即將到來的新浪潮?),一下子想不起來,Google一下,這是義大利米蘭三位學者去年8月發表在該期刊的論文(PMID: 35606643),難道是張冠李戴?一年前曾指導寫過類似主題的文章,會有關聯嗎?試著轉寄給當時的第一作者,不添任何說明。一小時後,收到回信,歡喜確認。

方瑋婕同學,一年半前,還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五年級醫學生,剛進到臺北榮民總醫院見習。每月導師時間飯局裡,聽到學長學姐討論研究論文寫作,躍躍欲試,央求指導。時代不一樣了,補習已從高中升大學,延伸至醫學生考醫師國家考試、報考PGY(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兩年訓練)訓練醫院、申請專科住院醫師訓練。坊間論文寫作講習班,一天三萬元,場場秒殺,座無虛席。臺灣比起美國,小巫見大巫。曾有研究統計,2018年美國申請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訓練者,每位平均掛名共同發表5.54篇正式期刊論文,其中係擔任執筆的第一作者有2.05篇。

臨床階段的醫學生,一邊上課,一邊在醫院各科輪流見習,還要準備醫師國家考試,日子並不輕鬆,剩餘時間不多,較難從事耗時的研究。給了方同學一個小題目,希望可於去年元旦假期裡完成,目標先寫成短篇研究論文(brief report或research letter)。初生之犢,衝勁十足,帶著妹妹方瑋慈(長庚大學醫學系三年級),先完成資料蒐集整理,歷經多次討論,總算在春節年假後完稿投出,篇名為Bibliometric studies and the elephant of COVID-19 research,模仿佛經寓言故事瞎子摸象的英譯(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短篇文章有字數限制,期刊線上投稿系統嚴格管控,多一個字都過不了關。言簡意賅,挑戰遠大於長篇大論。

人小志氣高,但未必人人都有新手的好運氣(beginner's luck)。先試Lancet(2021年影響係數202.731),再試Science與Nature,鎩羽而歸。離開臺北,鞭長莫及,留下方同學孤軍奮鬥,九個月過去了,連口罩下的長相也漸朦朧。原先設定,三投不中,改寫長篇。顯然方同學仍執著不懈,還試過BMJ(英國醫學期刊)與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總算在第八次投稿,柳暗花明,雲開見月。退稿很快,錄取審查則耗時四個半月。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一般內科學雜誌),係美國一般內科學會(Society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所屬期刊,2021年影響係數6.473,在綜合暨內科醫學學門172本期刊裡,排行31名(18.0%),也是高檔期刊。出版社為德國Springer公司,世界第二大出版集團,工作效率很高,在農曆春節假期前一天(1月19日)正式上線發表(https://rdcu.be/c3JTs),同天也登錄在PubMed裡。

方同學文章以呼應義大利學者論文為起頭,主要還是陳述自己的研究發現與建議。2019年底開始的新冠病毒疫情,改變世界,也改變科學研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庫(WHO COVID-19 Research Database),2021年底已有444,693篇相關論文(2023年1月中旬更超過76萬篇)。隨之而來,文獻計量學的論文也變多。方同學蒐集分析487篇COVID-19文獻計量學英文論文,發現絕大多數係探討研究發表趨勢或聚焦於特定領域、主題、疾病、國家、作者、引用等主題,甚至將不同參數組合,作法猶如瞎子摸象,片面與片段。方同學也建議,未來所有原著論文依循STROBE、PRISMA、CONSORT等發表準則,俾便搜尋引擎自動建構資料庫,以利直接線上執行各種文獻計量分析。

以前的研究新手多以撰寫病例報告(case report)入門,其實也可多試讀者投書(letter to the editor)。前年有篇醫學教育論文分析,隨著英國Foundation Programme(相當於臺灣的PGY)篩選評分項目列入研究,並以發表具有PMID(PubMed ID)的論文為準,英國醫學生開始以發表讀者投書為終南捷徑。論文作者並未否定此現象,而是認為將能促進醫學生投入研究,亦可透過評論文獻提升個人學術能力。

在北榮總院擔任家庭醫學部主任時,每當住院醫師發表論文,總會撰寫短文介紹,公告周知,以資鼓勵。否則,初次發表的喜悅,淹沒在醫院每年上千篇論文裡,無人知曉,猶如錦衣夜行。去年底,北榮總院陳威明院長更爭取經費,加碼補助年輕同仁各類學術發表與海外進修,為國儲才。後生可畏,希望方同學再接再厲,學術路上,發光發亮。

附註:
1. 標題仿奧地利猶太裔作家Stefan Zweig(褚威格,1881-1942)於1922年發表的短篇小說Brief einer Unbekannten(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
2. Fang WC, Fang WT, Chen TJ. The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 upcoming new wave?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2023 Jan 18, doi: 10.1007/s11606-022-08018-x. [PMID: 3665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