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新竹的魅力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位處偏鄉,醫院僅有四十多名醫師,雖是綜合醫院,主力還是內外部科,而婦產科、小兒科、復健科、中醫科、病理科、耳鼻喉科、眼科都各只有一名專任醫師,皮膚科則是沒有專任醫師。醫學專業分科很細,彼此合作,每個科別不可或缺。有些科別,病人就醫需求也不低,只是醫師太搶手。醫學系畢業生選科時,有個順口溜,一皮二眼三耳鼻,正是指稱熱門度。醫院醫師除了門診看診,還有住院照護與檢查業務,不可能每天都待在門診,況且還有休假與請假情事,醫院要維持服務品質,不得不靠外來支援。

偏鄉沒有大型醫院,若有中型醫院,多為公家醫院,醫師來源以公費醫師為主,非專職的支援醫師則來源多方:一、院長情商老同事友情協助,每週支援半天或一天,甚至有遠從嘉義縣大林鎮慈濟醫院來到新竹縣竹東鎮;二、合作的社區醫療群醫師,來醫院開立共同照護門診;三、合作醫院的醫師:今(2022)年38日,新竹國泰綜合醫院與北榮新竹分院簽約策略聯盟,延續以往良好合作基礎,薦派四位婦產科主治醫師(含兩名女醫師),至北榮新竹分院開設門診,並成立婦產科急診醫療待命小組;四、最多者還是北榮總院各部科幫忙,派來主治醫師或已具專科醫師資格的資深住院醫師。

上週五(520日)下午,劉素惠秘書陪同,帶著端午應景食品至門診,致贈支援醫師。這是醫院的傳統,禮輕情意重,感謝醫師支援,不僅幫助醫院營運,更是造福偏鄉民眾。這個月眼科支援醫師是張家睿醫師,高瘦斯文。前院長彭家勛教授,調回北榮總院擔任醫務企管部主任後,特地情商眼科部主任陳世真教授,指派高徒前來支援,也希望能接替剛離職的劉音慈醫師。見面時,張醫師直說抱歉,當天是最後一次來新竹分院支援,下個月起,將轉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在新竹縣竹北市)服務。張醫師繼續解釋,次專科為視網膜,中醫大新竹醫院規模較大,應有較多病人,利於短期內繼續熟練與增進視網膜專業技術。

臺北榮總眼科部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引進國內第一台氬氣雷射,完成臺灣第一例人工水晶體植入術。部門分科很細,除了一般眼科,還有青光眼科、眼神經科、眼矯形科和視網膜科。好處是醫師專精特定疾病,易成專家。相對地,訓練出來的醫師偏向留在大型醫院,相關疾病的病人較多,較能發揮所長。北榮剛完訓的醫師被其他醫院禮聘,師長自是與有榮焉,只是苦了分院,需再求才。

詢問張家睿醫師家在何處?張醫師是臺北市人,以前也少來新竹,甚是陌生。為了這次支援,做足了功課,發現竹東鎮其實不遠,高速公路一小時可達,若不想開車,高鐵也很便利。親身體驗,新竹環境不錯,醫病關係良好。本已打算先在北榮新竹分院就職,沒想到中醫大這麼快也來提供機會。高鐵新竹站,就在竹北市,離中醫大新竹醫院不遠,交通更方便。

新竹地區(新竹市與新竹縣)開發甚早,三百年前(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在大甲溪以北設置淡水廳,廳治即在竹塹(新竹市),是北臺灣第一個城市。歷史長河中,落後於臺北市與臺中市。風水輪流轉,近幾十年,拜新竹科學園區之賜,新竹欣欣向榮。去年7月,財政部公布2019年綜合所得稅統計,納稅單位的所得總額平均數縣市排行榜,新竹市、台北市與新竹縣分居前三名,368個鄉鎮市區裡,竹北市排名第一,在全國7760個村里中,前20名有一半由竹北市包辦。是以新竹四處高樓大廈、購物中心、影城商圈,生活機能良好。新竹也保留很多舊景觀,新竹市靠海,有南寮漁港、香山濕地,快速道路二十分鐘可達新竹縣山地(尖石鄉、五峰鄉)。

新竹市早年只有省立新竹醫院與新竹空軍醫院兩家中型醫院,二十年前,馬偕紀念醫院與國泰綜合醫院同時在新竹市成立分院,都僅是區域或地區醫院等級。最近三年,中國醫藥大學與臺灣大學前後重兵壓境,進駐竹北市,大幅擴張,磁吸醫護技術人員,目標成立醫學中心,新竹頓時成了一級醫療戰區,在地民眾有福了,社區型醫院可是壓力倍增。

醫師執業有地緣性,與故鄉、就讀的醫學院、受訓的醫院相關連。新竹今年方有國立清華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開始招生,緩不濟急。過去一個月裡,拜訪了鎮上三家診所,負責醫師皆曾服務過北榮新竹分院,並非在地人,發現竹東好山好水,就待了下來,一晃二三十年。新興成長地區,歡迎年輕醫師多來支援,多方比較,眼見為憑,就會發現新竹的魅力。

後記:

北榮新竹分院眼科支援問題,謝謝總院眼科部陳世真主任,一則LINE,立即爽快答應儘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