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好想回來服務

今(2022)年4月初,調任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每週到週四傍晚或週五時,劉素惠秘書會印出一張下週行程表,羅列各項會議、活動、參訪、接待的時間與地點,上班不少時間都是按表操課。近半年裡,新冠病毒疫情緣故,院內會議幾乎都改為視訊,減少人際接觸,因而也不好與個別醫師晤面詳談、各言己志。9月22日星期四上午,劉秘書臨時穿插行程,王晨羽醫師要來院部辦公室。王醫師是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來自北榮總院神經醫學中心,年初因「醫中計畫」支援偏鄉分院,9月回北榮總院,在高齡醫學中心接受一個月的訓練,為公費生下鄉到屏東服務做準備。沒想到,離別的時間就快到了。

等了一會兒。王醫師先去門診與病房,一一向同事辭行,最後來到院長室。王醫師畢業於國防醫學院,工作五年了,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爸媽特地請假一天,從臺中市開車來,到醫院宿舍幫忙搬行李。王爸爸是醫界前輩,骨科專科醫師,也是女兒的國防醫學院學長,不過爸爸是國防部軍費生,女兒則是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公費生。

「醫中計畫」,若不看文字,乍聽以為牽涉兩岸政治,實際全名為「醫學中心或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支援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醫院緊急醫療照護服務獎勵計畫」(四十一個字),實施已有九年多了。前三年度,由醫學中心支援離島與偏鄉醫院,第四年起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也可參與協助,主要提供六大領域的醫師:急診、加護病房、腦中風、心血管、重大外傷、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兒(含早產兒)。衛生福利部獎勵每位支援的專科醫師每月30萬元,對於支援醫院也有業務費、管理費與長期支援獎勵。支援醫師在偏鄉醫院的工作時數與值班數,應與當地醫院的醫師一致。支援醫師若有不適任的情形,衛生福利部得要求更換。也有支援醫師到當地醫院後,適應環境,業績超標,改為正式員工聘任,長留偏鄉。

目前行政院對於優化偏鄉醫療有六大策略:充實在地醫療人力、提升醫療可近性、更新公立醫療院所設施設備、強化在地緊急醫療處理能力、推動遠距醫療、強化緊急後送機制。「醫中計畫」屬於強化在地緊急醫療處理能力,由27家醫學中心與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支援29家偏鄉醫院,使其成為中度級或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醫中計畫」採胡蘿蔔與棒子(「糖飴與鞭」)併用的策略,一方面獎勵,另一方面透過醫學中心評鑑機制要求配合,是目前對偏鄉醫院助益最大的政策。

全民健保對於偏鄉醫院也有點值保障規定,然而對於偏鄉的認定標準過於嚴苛,係以鄉鎮為計算單位,而不似衛生福利部「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以次醫療區域為計算基準,造成符合偏鄉醫院定義的家數大幅減少。醫院只會蓋在區域中心點人多處,服務範疇涵蓋鄰近鄉鎮,不單是服務所在鄉鎮而已。以新竹縣共十三個鄉鎮市為例,其中新埔鎮、芎林鄉、橫山鄉、寶山鄉、峨眉鄉、北埔鄉,加上兩個山地鄉(五峰鄉與尖石鄉),屬於健保署公告的「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然而這八個鄉鎮並無醫院,造成新竹縣沒有醫院受惠。偏鄉醫院受限於人口結構、社經條件與經濟規模,業績難以提高,縱使健保保障點值,也是杯水車薪。偏鄉醫院招聘醫師,往往乏人問津,只能調高薪資,更加推升營運成本,也難期望健保能夠全盤協助。

王醫師剛考上神經內科專科醫師,就來支援北榮新竹分院,卻一點都不孤單。前院長彭家勛教授是神經科權威,曾任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部主任與臺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2015年到任後,大力推動神經科業務,添購各種儀器設備,培訓相關技術人員。三年前更網羅臺北振興醫院腦中風中心尹居浩主任,加上「醫中計畫」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楊凱超醫師,共同照護在地鄉親,免除往返外地醫療的舟車勞頓。高齡化社區裡,腦中風與失智症病人越來越多,北榮新竹分院有急性病房、慢性病房、護理之家與居家照護,積極提供復健與個案管理,維持高品質完整服務。彭院長今年3月轉任北榮總院,每週四下午仍回新竹分院,指導後進與服務病人。10月起,總院神經醫學中心改派林柏佐醫師接任王醫師工作。

王醫師目前已在屏東市的「屏東榮民總醫院」服務。該院係政府近三年花費94億元興建,原稱「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大武分院」,規劃34個醫療專科,622床(含一般急性病床450床),擬於今年11月中旬開幕,提供急救創傷、心臟血管、腦中風、高齡醫學等整合性照護,未來將合併位在屏東縣內埔鄉龍潭村的「高雄榮民總醫院屏東分院」,朝醫學中心目標前進。屏東榮總的部科編制比照北中高三家榮總,神經內科有主任與三位主治醫師,以神經醫學部一級單位來規劃。開幕在即,需才孔急,今年度分發下鄉服務的公費生醫師,不少人都先到此服務。

告別談話中,王醫師表達很喜歡竹東地區的風土人情與北榮新竹分院的工作環境,希望一兩年後能再回來服務。尹居浩主任陪同前來,也盛讚王醫師的表現。感謝王醫師過去八個月對醫院的貢獻,北榮新竹分院大門永遠敞開,大家竭誠歡迎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