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從海角到山巔

今(2025)年1月13日上午,在新竹縣竹東鎮五豐里福德祠廣場旁的油車窩文化協會(油車窩巷弄長照站)裡,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簡稱:竹榮)舉辦社區醫療服務健康講座。主持人介紹當日講者陳姷頵醫師,越過山頭就是寶山鄉,陳醫師曾擔任寶山鄉衛生所主任兩年,聽眾哇聲四起。主持人隨即詢問,去過臺東綠島者請舉手,稀稀落落,當說完陳醫師曾在綠島衛生所服務五年半,聽眾哇聲更大更久,掌聲響起。

類似驚嘆場景也在新竹縣五峰鄉發生。二月起,陳醫師每週四上午支援衛生所門診。

五峰鄉到底是怎樣的所在?五峰鄉是原住民族山地鄉,居民主要是泰雅族,少數為賽夏族。五峰鄉面積較緊鄰的尖石鄉小,人口數也較少,名氣比不上尖石,醫療資源更為稀缺。

進入五峰鄉的道路狹窄,影響地區發展。當地著名景點為張學良文化園區,當年安置少帥於此,可以推知地理環境封閉情形。另有作家三毛故居「三毛夢屋」,應是如非洲撒哈拉沙漠般遠離塵囂。

五峰鄉戶籍四千餘人,據說實住僅兩千人。工作與教育緣故,很多鄉民住在山下竹東鎮的上館里,臺三線與南清公路(新竹市北區南寮海邊至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交界處,鄰近竹榮。竹榮員工與病人裡,不少五峰鄉民。

五峰鄉幅員227平方公里,約當臺北市七分之六面積,卻沒有一家診所。衛生所編制兩名醫師,每日上下午門診與巡迴醫療,工作辛苦,業績欠佳,公費醫師難以久任,職缺乏人問津。目前只有一位醫師成思瑩主任,排灣族人,剛下鄉服務,還是新科一般外科專科醫師,英雌少用武之地。

成主任增產報國,二月起請產假與育嬰假,預計九月復職,衛生所醫療業務停擺,亟待援助。二十多年來,五峰鄉的健保IDS計畫係由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承接,在桃山村租借長老教會桃山教會場地,成立後山駐診醫療站(距離衛生所8.5公里),一名醫師常駐。這幾年,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增建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業務劇增,人力吃緊,無法每日支援五峰鄉衛生所。新竹縣衛生局轉請竹榮共同協助,維持衛生所每天一節門診,最最基本的需求。巡迴醫療業務則請關西鎮衛生所張維倫主任幫忙。

對於陳姷頵醫師,竹榮院方甚是過意不去。陳醫師去年十月轉任竹榮後,充當救火隊,四處支援鄰近衛生所,院內門診相對較少,難以累積固定病人,業績尚待努力。五峰鄉衛生所距離竹榮15公里,雖有公務車接送,單程耗時半小時,山路蜿蜒,昏頭轉向,不得休息,並不輕鬆。

臺灣各縣市衛生所醫師常要支援或輪調鄰近鄉鎮衛生所,待遇普遍不符市場行情,缺額甚多,嚴重影響偏鄉居民基本醫療,媒體常有報導。多年來,陳姷頵醫師任職與支援過的衛生所,不下七家,地理跨度與環境差異之大,少見醫師有此經歷。陳醫師答應記錄所見所感,發表出來。大家翹首以待。

附註:
IDS(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計畫,正式名稱為「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1999年11月全面推動至今。承接醫院必須提供三大業務:
(一)定點門診、24小時急診及夜間門診診療、夜間待診、專科診療(如眼科、婦產科、牙科等)、巡迴醫療與轉診後送。
(二)居家照護、預防保健、疾病篩檢、衛生教育、社區醫療家戶健康管理等項目。
(三)加強多樣化服務,解決當地居民最迫切的醫療需要,讓當地民眾免去舟車勞頓之苦,落實醫療服務可近性與便利性。

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老莫

今年大年初一(2025年1月29日)上午,巡視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院區,逐一向值班同仁拜年。來到手術室,難得無刀,護理師趁著空檔,整理清潔消毒。去年此時,還見到莫凡慶主任一台接著一台,忙進忙出。發了紅包,不敢多問,以免烏鴉嘴。

該來的,躲不掉。初三一大早,院內LINE群組就有訊息,骨折病人由急診室收住院,安排莫主任下午開刀。

莫主任是國立成功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公費生,1992年畢業後,分發至竹東榮民醫院(竹榮舊稱)外科受訓,取得外科專科醫師資格後,到北榮總院骨科部進修五年,再獲骨科專科醫師資格,回到竹榮,服務至今,手術上萬台,與前輩王台雄主任、後輩黃博彥主任等人,共同守護臺三線與大竹東地區。

臺三線又寬又彎,高低起伏,車禍頻傳,新竹縣與苗栗縣路段上,竹榮是唯一能夠處理緊急外傷的急救責任醫院。竹東鎮週邊為農村,人口老化嚴重,跌倒骨折與關節退化常見,大多仰賴竹榮處置。尖石與五峰兩個山地鄉,占了新竹縣一半面積,也是觀光熱門地點,任何意外,下山首站就是竹榮。莫主任家住臺北市,三天兩頭在院值班,整個青春奉獻給竹榮。

平輩都稱莫主任為「老莫」。事實上,莫老身高一百九十公分以上,挺拔偉岸,玉樹臨風,閒暇還打籃球。莫主任喜歡開刀,遠勝行政,擔任一任的外科部主任後,放棄連任,機會留給後輩。兩度可以晉升副院長,即使多位前輩勸進,莫主任也不肯遞交甄選申請書,只盼退休前,多開幾台刀,多幫些病人。

心中還在盤算,明年大年初一拜年,乾脆繞過手術室,希望莫主任可以好好休息,平安過年。

附註: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是1984年上映的電影,吳念真編劇,李祐寧導演,獲得第21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孫越主演的退伍老兵老莫(莫占魁),令人印象深刻,此後姓莫的人常被朋友暱稱老莫。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竹榮新春點滴

1. (上排圖)

今日竹榮,寒櫻著花。
彩虹呈祥,院運昌隆。

(自己寫的,非ChatGPT製)

左圖背景遠方為五指山。
中圖背影為大棵老樟樹。
右圖為行政大樓前噴水池。

2. (中排圖)

除夕與大年初一兩天,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發放紅包給值勤同仁。行之有年。

據說十多年前,有位人事室主任引經據典,不能發放現金,只能給禮券,只限編制內員工。遵循至今。

多年過了,每份金額依然維持兩百。應景討喜。

也對共同打拼的外包廠商員工(清潔、護送、廚房、停車場等)過意不去,今年事先贈送水果禮盒。聊表心意。

新的一年,祝福大家,事事順心,健康平安。

圖為竹榮春節免費員工餐(葷&素)。

3. (下排圖)

大年初一,沒有門診,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訪客停車場,竟然快停滿了。應是來探病者,特別是到附設護理之家。

逐一探視院區。見到了年輕新手爸媽,額外包了現金紅包給小嬰兒,笑稱是行醫近四十年所見最VIP。偌大病房空蕩蕩,整個團隊服侍母嬰二人。

在呼吸照護病房,又見到深愛妻子的先生。太太48歲時倒下,在他處療養數年,呼吸問題,轉至竹榮,已有三年。為了太太,先生提早退休,每天從湖口鄉住家(距竹榮20公里),往返醫院。

醫院開伙較早,11點用膳完,已有護家住民自行移動至玻璃通道,好好曬太陽。今天豔陽高照,户內溫暖,薄衣亦可。

碰到一位家屬,盛讚竹榮護家。家住臺北市陽明山上,三天兩頭,搭車至臺北車站,轉搭國光客運,直達竹榮門口,幫忙照料堂哥。雖有他處可去,寧願留在竹榮。

病人與家屬的稱讚,就是對服務同仁最大的肯定與鼓勵。

謝謝大家,新年快樂。

左圖為護理之家大樓通往第三醫療大樓的玻璃通道。
右圖經護理之家住民與家屬同意拍攝轉發。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蛙躍鶴翔賀新年

(慶祝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創建七十週年 開箱竹榮系列報導)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鄰近上坪溪(頭前溪上游),平時並不缺水,院區寬廣,原有多處水池,似是冷氣時代以前消暑之方。水池維護不易,逐漸填平,充當車位,目前只剩行政大樓前和蔣公銅像前有小口池塘各一。

近兩年,竹榮委外清潔公司(「金安助企業社」)相當用心,四處擺設裝置模型,增添情趣,美化院區。去年(2024年)底,行政大樓前的噴水池塘裡,多了六隻紅鶴與四隻青蛙,陪伴魚兒。

一下子想不出鶴與蛙相關的吉祥話,求助ChatGPT大神,一秒即有十組:

1. 蛙躍鶴翔:夢想與自由的象徵
2. 蛙鳴鶴唳:自然交響曲的和諧樂章
3. 蛙影鶴姿:詩意畫卷中的生靈
4. 蛙跳鶴舞:童話世界中的奇幻冒險
5. 蛙語鶴音:溝通與理解的橋樑
6. 蛙塘鶴林:和諧共生的生態園
7. 蛙聲鶴影:歲月靜好的守望者
8. 蛙塘鶴林:智慧與勇氣的傳承
9. 蛙語鶴音:自然界的語言學
10. 蛙影鶴姿:藝術創作中的靈感來源

這麼多選項,大家選哪個?

新年長假將屆。祝福大家,萬事如意,闔家平安。

(2025年1月24日完稿)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寵物輔療

(慶祝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創建七十週年 開箱竹榮系列報導)

2025年1月23日上午,竹東天空陰霾、細雨綿綿。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的夥伴,再次造訪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日照中心(不是曬太陽的地方,是日間照顧中心),帶來寵物犬「旺金」,與長者互動(也有簡易健身操運動)一小時。

旺金今年四歲,是指導訓練老師在上海時領養的米克斯(mix,混種狗),渡海來臺,個性溫馴,毛髮柔順,還在實習階段。

結束前,旺金戴上金幣小帽,祝大家事業興旺,金玉滿堂。

竹榮日照中心,每天早晨都請長者站在機器前,以臉部打卡,還可辨識心情。活動結束後,再請長者打卡辨識心情,客觀評估活動效益。滿分。

(2025年1月23日完稿)



資深司機

(慶祝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創建七十週年 開箱竹榮系列報導)

住久了都會區(特別是臺北市),享受路邊隨手招得到計程車的便利,一定很不習慣鄉下。就醫方面,區分都會大型醫院與鄉下社區醫院,或可觀察門口有無排班計程車與數量多寡。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位在新竹縣竹東鎮郊,一進大門,有五個計程車專用排班車位,三個在第一醫療大樓臺階前,兩個在大門口內側、停車場管理室旁。計程車來來去去,倒是有兩輛常駐竹榮,儼然院方公務車。

鍾遠揚先生,在地客家人,家住芎林鄉東側近橫山鄉處,轉個彎,跨過橋,就到竹榮,已在此排班四十多年。宋鳳山先生,原住臺北,1987年移居竹東,與竹榮結緣三十多年。

兩人每天上午八點來院,下午四點回家,好似院內員工準時上下班。乘客多至鎮中心(離竹榮兩公里多),跳表收費,童叟無欺。近年自行開車來院就診日漸增多,院內停車場一位難求,計程車依然生意穩定,尚能糊口。雖有其他機構挖角前去排班,念舊情深,固守崗位。

計程車猶如活動情報站,兩位司機先生熱情開朗,長年接觸員工與病人,醫院點滴,如數家珍。

兩輛小黃平時上午停在大門口內側,避免阻擋大客車與復康巴士上下客,下午則停在第一醫療大樓前,方便乘客上車,早就成為竹榮院區風景的一部分。

(2025年1月23日完稿)


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

笨鳥不笨

(慶祝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創建七十週年 開箱竹榮系列報導)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旁為竹東河濱公園,背倚五指山,院區寬廣,四處綠化,鳥類出沒,不足為奇。

較為吸睛者,頭戴黑冠,毛羽暗褐,個頭大,走路慢,愣頭愣腦,踽踽獨行,生人靠近,四目相覷,並不畏懼,便是俗稱「大笨鳥」的「黑冠麻鷺」(Malayan night heron, Gorsachius melanolophus)。

黑冠麻鷺分布於南亞與東亞,在日本屬於近危物種(Near Threatened, NT),在臺灣海峽對岸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喜居溪邊、沼澤與中低海拔森林。臺灣平地過度開發,波及鳥類生存,二十多年前,少見黑冠麻鷺,幸好近年都市綠地增加,環保意識普及,無人捕鳥,公園白晝偶現蹤跡。

黑冠麻鷺警覺性高,與人類保持四公尺距離,過度接近時,會迅速飛走。竹榮行政大樓旁的老樟樹上,去(2024)年原有一窩黑冠麻鷺,同仁可於二樓往急重症大樓的通道上駐足觀賞。鳥媽肯定有所察覺,舉家搬往他處。

黑冠麻鷺主食蚯蚓,大家在竹榮院區見到時,請勿餵食與打擾。也請大家幫忙維護環境整潔,打造竹榮成為生態友善的綠色醫院。

附註:
1. 附圖攝於竹榮行政大樓後方花園冬晨。
2. 維基百科英文版黑冠麻鷺條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layan_night_heron )有四張照片,第二張即在臺灣新竹拍攝。
3. 五指山在新竹縣竹東鎮、北埔鄉和五峰鄉交界處,為雪山山脈支稜,最高處1062公尺,清代曾入選淡水廳八景(「指峰凌霄」)。

(2025年1月22日完稿)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人間煙火味

(慶祝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創建七十週年 開箱竹榮系列報導)

一般人住家總想遠離塵囂,卻要交通與生活便利,魚與熊掌,不易兼得,醫院亦然。新建的大醫院往往座落郊區,等到商家薈萃,可能需時數十年,病人就診或家屬陪病,若想就近祭五臟廟,難矣哉。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在上坪溪(頭前溪上游)堤防旁,離新竹縣竹東鎮中心兩公里多,七十年前,荒地開墾,至今竹榮對面仍未完全開發,僅一家燒臘店與炭烤店。幸好大門口往左兩百多公尺,只經過一個紅綠燈,即到了臺三線與南清公路交叉路口,熱鬧多了。

交叉路口周邊理應有八排店面,中油公司鑽探工程處占了兩排,新竹客運竹東總站(現稱捷乘客運下公館站)又占了一排,只剩五排。實際走訪,逐一清點,路口百公尺內,共有四十家餐飲店,還不包括便利商店。客家風味餐飲僅占少數,各類飲食都有,也有西式餐食。

交叉路口區域稱為公館,被臺三線(中豐路)切為下公館與上公館,往北到竹東鎮中心,往西到北埔鄉,往南到五峰鄉,百年前就有輕便鐵道臺車車站,聯繫四方,甚至到五峰鄉山上。

「公館」常用以敬稱他人住所,例如:張公館、李公館,在臺灣則是各地常見地名,最有名為:國立臺灣大學校本部旁的公館、苗栗縣公館鄉。臺灣歷史上,公館可為專司課稅納糧的官署所在,或是處理漢人原住民衝突與交易的館舍,也可能是收繳佃租與隘租的拓墾組織據點(例如:北埔鄉「金廣福公館」)。

下次離開竹榮,不妨移駕公館,找間庶民餐館,大快朵頤一番。

附註:
1. 梁實秋:人間煙火味兒,最撫凡人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44057
2. 下公館新竹客運竹東總站旁的社區大樓住宅預售案(2031年完工),一坪40萬起售,炒到一坪70萬,據稱已完售。

(2025年1月21日完稿)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國家利益 民眾福祉

(慶祝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創建七十週年 開箱竹榮系列報導)

臺灣解除戒嚴(1987年)以前的年代,馬路旁與機關內常有各式政治標語,例如:「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日前,為了確認院內涼亭、水池、假山的年代,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社會工作室蕭正文主任翻箱倒櫃,找出一份介紹竹榮的折疊長方形單張,正反面共18頁,含29張照片,係四十年前(1985年)竹榮宣傳品。

單張首頁的照片,平房屋頂「竹東榮民醫院」招牌下方,就有大型橫幅「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另有一張相片,主要拍攝服務櫃檯,大廳往門診診間的橫樑上,有個由右至左的標語,前半句有六字,後半僅四字,應是對句,兩字沒有入鏡。

網路搜尋功能強大,很快得知全句為「國家利益第一,民眾福祉為先」,還是先在總統府網站裡找到( https://www.president.gov.tw/Page/85 ),出自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蔣經國先生於1984年5月20日的就職演說。維基百科(Wikipedia)的關係網站「維基文庫(Wikisource)」裡,也有演說全文(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就職演說 ):

在「國家利益第一,民眾福祉為先」的一貫方針下,致力發揮五項中心指標:
一、強化民主憲政,溝通民眾意願;
二、加深操危慮患的意識,樹立堅忍圖成的理念;
三、以確保安定為基礎,吸收新觀念與新做法;
四、以勇於任事、敢於擔當的精神,做到一個積極行動、始終負責的政府;
五、建立更有秩序的法治社會。

經國先生曾擔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舊稱)」第二任主任委員(1956年至1964年),榮民醫院有此標語,自然不足為奇。施政原則,歷久不變,醫療工作,依然適用。

大家來到竹榮時,可仔細瞧瞧,現在服務櫃檯上方都掛些什麼呢?

(2025年1月20日完稿)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暗夜明燈

(慶祝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創建七十週年 開箱竹榮系列報導)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竹榮)在新竹縣竹東鎮,離鎮中心兩公里多,雖有七十年歷史,平時低調地運營。

竹榮圍牆外頭即是浪漫臺三線。從醫院大門口起,北向臺三線開始逐漸上坡,跨過上坪溪(頭前溪上游)的挑高堤防,銜接竹東大橋,到達對岸的橫山鄉。交通部公路局很貼心,路旁設有高聳的隔音牆,以免車聲打擾醫院,不過卻也遮擋視線。外地人開車從臺三線南下,往往停在竹榮門前北興路口的紅綠燈時,才發現這裡有醫院。

竹榮僅是鄉鎮裡的地區級醫院,卻能提供二十四小時急診服務(全國480家醫院,僅205家為急救責任醫院:重度級52家、中度級74家、一般級79家)。竹榮受限於醫師科別與人數,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僅為一般級,由於位在通衢大道與觀光區旁,外傷病人不少,是79家一般級急救責任醫院裡,同時具備急診、緊急外傷、加護病房中度級緊急醫療能力的兩家醫院之一(另一家為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舊稱永康榮民醫院),也是臺三線(內山公路)新竹縣與苗栗縣路段上,唯一能夠處理緊急外傷的醫院。

竹榮急診室位在急重症大樓一樓,三樓為開刀房與加護病房。急診室有12張觀察床、多間急救室與隔離室,也有電腦斷層攝影(CT),緊鄰的第一醫療大樓一樓有磁振造影(MRI)、檢驗室與血庫。江蕙小姐愛心致贈的高檔自動心肺復甦機也於日前到貨,將可大幅減輕醫護人員辛勞。急診團隊各類人員三、四十人裡,有五位專職的急診專科醫師輪流坐鎮指揮,加上值班的外科醫師與加護病房,組成堅強陣容。

急重症大樓上方,原有招牌「竹東榮民醫院」,後來整修牆面時卸下,畢竟是老醫院,在地無人不知。2024年底,在醫務企管室孫漣主任、秘書室王力以主任與同仁的努力下,雇工安裝簡單兩個大字「急診」,夜間發出紅色燈光,彷彿燈塔,指引南來北往急需救助時的方向。

竹榮的急診、緊急外傷、加護病房團隊,兢兢業業,全年無休,過年期間照常運作,默默守護大竹東地區居民與浪漫臺三線旅客。

附註:
1. 竹榮精神科有三位資深主治醫師,主任為林明燈醫師。有病人說,並不認識醫師,也沒有人介紹,就是衝著林主任名字而掛號。
2. 衛生福利部自2009年起,依「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實施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制度,分為:「一般級」可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中度級」可照顧穩定外傷、急性腦中風、急性冠心症、高危險妊娠孕產婦及新生兒照護,並能安排適當轉診與接受他院轉診,提供在地化緊急醫療服務;「重度級」可提供急重症病人完整治療照護,為最後一線後送醫院。(摘自 https://www.jct.org.tw/cp-144-4392-20cd5-1.html
3. 謝謝竹榮社會工作室蕭正文主任,冒著刺骨寒風,深夜戶外攝影。

(2025年1月19日完稿)